中国有不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啊?
村上春花花
1、覆盖范围: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我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 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2、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 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3、标注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 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标注数据。 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标注数据。“北斗一号”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标注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4、标注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标注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GPS三维标注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5、用户容量:北斗导航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射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 因此,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是单向测距系统,用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标注,因此GPS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
6、生存能力:和所有导航标注卫星系统一样,“北斗一号”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星的工作,但是“北斗一号”对中心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因为标注解算在那里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 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横向数据链技术,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一号”系统从原理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受损,系统就不能继续工作了。
7、实时性:“北斗一号”用户的标注申请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用户的三维位置数据之后再发回用户,其间要经过地球静止卫星走一个来回,再加上卫星转发,中心控制系统的处理,时间延迟就更长了,因此对于运动体,就加大了标注的误差。 此外,“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其具备的短信通讯功能就是GPS所不具备的。 综上所述,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卫星数量少、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价廉、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标注、通讯等多用途,可满足当前我国陆、海、空运输导航标注的需求。 缺点是不能覆盖两极地区,赤道附近标注精度差,只能二维主动式标注,且需提供用户高程数据,不能满足高动态和保密的军事用户要求,用户数量受一定限制。 但最重要的是,“北斗一号”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打破了美、俄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解决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题。 它是一个成功的、实用的、投资很少的初步起步系统。此外,该系统并不排斥国内民用市场对GPS的广泛使用。相反,在此基础上还将建立中国的GPS广域差分系统。 可以使受SA干扰的GPS民用码接收机的标注精度由百米级修正到数米级,可以更好的促进GPS在民间的利用。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随着我军高技术武器的不断发展,对导航标注的信息支持要求越来越高。北斗导航系统仅是我国近期满足四化建设需要的自主简易导航系统,我们必须在发展“北斗一号”的基础上,借鉴国外GPS、GLONASS的成功经验,开发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
2021-09-23 17:41:42 1067查看 5回答
2021-09-23 17:46:25 630查看 4回答
2021-09-23 17:46:25 624查看 2回答
2021-09-23 17:46:25 564查看 2回答
2021-09-23 17:46:25 524查看 2回答
2021-09-23 17:46:25 576查看 2回答
2021-09-23 17:46:37 562查看 0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