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中哪个更好?
鱼粥好吃
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出现都是有国家背景的,所以从功能(精度),服务,以及保密性来说。
在民用市场,不同区域有略微的差异,在市场各家都是优先支持各家自己的应用系统,以及加密内容。
下面就一个一个说一下,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的GPS,
的GLONASS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
欧洲的GALILEO
这四个导航系统,都是GNSS,也就是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宏观的几个系统的优势比较:不同区域各有千秋。GPS这个名字,在中国耳熟能详,大家一度以为GPS就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代名词,其实不是。GPS只是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之所以GPS这么知名,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在北斗没有成熟应用之前,GPS在中国民用市场,价格低廉,并且使用范围广泛,所以大家都觉得GPS好。
GPS的发展,也是经历过多次迭代的。一开始也不是那么的强悍。即使现在来说,在亚洲境内,北斗民用精准度也是超过GPS的。
这就是因为北斗针对中国大陆,以及亚洲的导航增强技术,要比全面布局的GPS肯定在亚洲境内要好。
相同的,在欧洲区域伽利略系统,要略微好与其他几个系统。在高纬度的区域,的glonass要略好于其他的几个系统。
说白了,所有的系统都是充分考虑,自己主场,然后普适性的推广开使用。
但是这个差距,并不是非常大。至少不是100米和1米的差距。
细分的各个导航系统的差异:
1、的GLONASS和美国的GPS导航系统
GLONASS是/前苏联与美国GPS系统相对应的天基无线电导航系统。
由24颗中轨道(MEO)卫星、地面控制机构以及用户设备构成。
采用FDMA技术,PRN测距。
卫星数量变化:
的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是前苏联的产物。但是在后续的完善建设中,主要还是在发挥工作。
2、美国的GPS卫星导航系统
GPS的建设非常的早,尽管第一颗卫星是苏联发射升空的,但是在NASA的主导下,美国的GPS建设的速度非常的快。
3、针对的GLONASS和GPS的比较。
卫星数量都是24颗,这没什么特殊的。特殊在于轨道平面数量,GPS是6个轨道面。分布比较均匀。在轨道角度方面,的GLONASS很明显是为了照顾自己国土面积,以及北极圈内的军事通信使用,所以角度比较大,便于高纬度的卫星导航通信。
同时GLONASS和GPS使用的频率是两家在国际电信联盟中,精挑细选的。属于最早使用的国家,所以频率资源都没有太大差异。
相比于苦逼的北斗和伽利略,还曾经为频率的资源问题,争抢了10多年。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民用市场,GNSS中的四大导航系统,能用都要用。本身费用就比较低,并且有几个导航系统在低端领域,还是免费的。所以肯定要用。
为什么要用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
实时上,我们在一个地址,能够搜索的到卫星是动态变化的。用一个非常不严谨的说法,来解释,如果你的手机,或者汽车可以在这个位置搜索到超过8颗以上卫星(事实上基础的标注,4颗卫星就可以实现),那么就可以极为精确地计算出你的位置,甚至精确到1米以内。
这里看一下GPS和GLONASS两个卫星导航系统,通过仿真拟合得到的数据。
这是两个系统,在测试位置可以搜索到的卫星的数量。
这是经过计算后,数据拟合出来的误差范围。
这就说明,支持越多的导航系统,对于标注肯定是越好的。
这里有一个误区,导航不包含在内。因为军比较特殊。对外内容不多,我们也没办法过多介绍。
所以,有了北斗之后,我们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其他的导航系统。因为中国的北斗也在130多个国家得到了使用。也就是说,大家都都认识到,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
这就相当于一个空中的基站,你不用白不用。尤其是我们有的自己的导航系统后,不担心被限制,更可以放心使用。
4、欧洲的伽利略系统
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建设的时间比较晚,建设初期,这是一个商业市场+政府的合作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
200
3.
10.30在北京签署伽利略卫星导航合作协定,中国出资2亿欧元。
但是在2005年,伽利略第一个试验卫星上天后,首期的资金,基本上就耗光了。因此项目停摆了。项目的停摆,造成了欧盟直接将伽利略收归政府所有。所以中国就被无情的踢出局了。
这时候,以及是2005年了。
2000年的时候,中国和欧盟,先后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了卫星通信的频率资源。都申请的同一个频率。
原本中国加入欧洲伽利略,中国就不要在为频率资源犯愁考虑。但是2005年,我们被提出局的时候。距离最后谁拥有这个频率的所有权的最后归属,就只剩下了2年的时间了。
中国在频率的所有权争夺战中,最后是压线完成了所有权的归属证明。但是仍然没有办法将伽利略驱逐出去。
但是伽利略在2005年之后,发展一直不顺利。到2012年,中国北斗已经发射了16颗卫星,伽利略还只有6颗卫星。
最终在2015年,两大系统,实现了合作,通用使用频率资源。
GLONASS,GPS,伽利略,北斗的频率分布
国际电联给卫星导航分配的频段只有5段,美国和本身建设的比较早,占据了其中的4个频段。留给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频率只有1260-1300MHz。
大部分人不了解频率通信的意义,说白了,这个频段一旦被规定使用卫星导航,其他的领域就不能使用。这样就不会对卫星导航造成干扰。
就好像这条路就用来跑公交车,一点确定了,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更改,这样大家再开发设备,都会这条路。这样不会对他造成干扰。
伽利略有3个轨道面,30颗卫星,其中有一颗为备用卫星。
轨道角度为56°。
伽利略导航系统主打的是加密型。就是对于民用市场,也有多种类型的加密应用。
这个跟GPS区别较大,GPS主要加密应用在市场。
目前伽利略也已经完成了整个导航系统的建立。
5、北斗导航系统
我们国家的北斗导航系统,是30颗卫星。由24颗 MEO+3颗GEO+3颗IGSO混合星座组成。24颗MEO卫星为Walker 24/3/1星座,三个轨道面,各8颗卫星均匀分布。中轨卫星分布在三个55°倾角的轨道平面上,高度为21500km。
北斗导航系统,属于国内区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完成全球导航系统的全面升级。
(1)星间链路让卫星与卫星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连接,使几十颗卫星编织起星网,具有星间测距和星间通信功能。
(2)卫星之间能相互传送数据,不再依赖地面基站,将北斗全球系统中卫星与卫星之间搭起“太空桥梁”,实现“一星通、整网通”。
(3)双向通讯。北斗不再是单行通讯,可以发送短信(专业术语短报文)北斗的优势功能在于,广域差分服务(亚太地区)精度1米,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为每次120个汉字。
在亚太地区,中国的北斗精度和服务能力,绝对要超过其他三个卫星导航系统。
在各个区域,能够搜索到的北斗卫星的数量,大致分布。
因此,四大导航系统应该是相互互补的范畴。各有千秋,但我们主推北斗系统。
三乐
从民用市场来看,GPS=北斗>格纳斯=伽利略
目前四大系统,主要是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斯格纳斯、欧洲的伽利略。如果从民用市场来看,GPS=北斗>格纳斯=伽利略。
意思就是GPS和北斗差不多,略优于格纳斯和伽利略,而格纳斯和伽利略也差不多。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全球的覆盖面积,精度、稳定性来看,GPS和北斗是差不多的,而格纳斯和伽利略是差不多的。
如果从市场来看,就不太好说了,很多人认为可能GPS更强,毕竟GPS已经发展了26年,各种基于标注的技术、服务等,都已经挖掘出来,并应用得非常好了。
而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则自然是GPS凌驾于一切导航之上,因为GPS形成了真正的全球性的产业链,上、下游厂商云集。
目前全球前10大卫星导航元件厂商中,美国占了6家,份额高达50%以上,另外欧洲也有很多的企业,像中国大陆、就没有什么大企业,均是一些小企业,号召力,影响力都不如美国的这些企业。
而对于一款卫星导航而言,技术差距不会那么大的,其实更重要的是市场方面,怎么打造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配套的建设,这一方面,GPS一家独大,中国北斗很有很长的路要走。
别看
现在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通过手机输入目的地并导航至该地点,全球共有四个GNSS系统分别是GPS(美国),GLONASS(),Galileo(欧盟),北斗(中国)。此外,还有两个区域系统-QZSS(日本)和IRNSS或NavIC(印度)
全球标注系统(美国)
GPS是最古老的GNSS系统,它于1978年开始运营,并于1994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使— 用,具有独立军事导航能力的需求推动了其创新,而且美军首先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1964年为此目的部署了Transit系统。Transit也称为NAVSAT,致力于多普勒效应,并用于向导弹潜艇,水面舰艇以及向美国陆军进行水文测量和大地测量提供位置信息和导航。随着时间的流逝,GPS向公众开放,当前GPS具有33个卫星星座,其中31个处于轨道并处于运行状态,它由美国空军维护,并保持至少24颗可运行的GPS卫星的可用性,迄今为止,GPS已发射了72颗卫星。
GLONASS()
GLONASS是的全球导航系统,GLONASS于1993年投入运行,在12个轨道上有12颗卫星,高度为19,130 km,目前在轨卫星总数为27颗,并且都在运行,GLONASS由航空航天国防军运营,是第二种在役的替代导航系统。
伽利略(欧盟)
伽利略(Galileo)是欧盟的GNSS星座,由欧洲航天局整合在一起,欧洲GNSS机构将对其进行操作,伽利略是可用于民用和商业用途的全球导航系统,完全部署的伽利略系统将包括30颗运行中的卫星和6个在轨备用卫星,截至目前,每30颗卫星中有22颗在轨,伽利略从2016年开始提供早期作战能力,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全部作战能力。
北斗(中国)
北斗是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它在轨道上共有22颗运行中的卫星,整个星座计划包括35颗卫星,北斗有两个独立的星座,即北斗1和北斗2,北斗一号也被称为第一代,是由三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它于2000年投入运营,并仅向中国和周边地区的用户提供有限的覆盖范围和导航服务,北斗一号于2012年底退役。
BeiDou-2,也称为COMPASS,是该系统的第二代产品,它于2011年投入运行,轨道上有10颗卫星的星座,它的下一代是北斗3号,首枚BDS-3卫星于2015年3月发射,截至2018年1月,已发射了9枚BDS-3卫星,北斗三号有望在2020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1拍控oJ
目前,受联合国通讯委员会注册的,美国GPS、欧洲伽利略、格洛纳斯以及中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并称世界四大导航系统。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筹建,历经30年建成。中国北斗无论在应用、精度,还是在功能等方面都有很大创新和进步。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指标优异基础上,择机面向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标注导航授时服务,以及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标注等特色服务。目前,四大导航系统之中最先进、最精准,皆非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莫属!
[已注销]
我国的北斗系统(BDS)与美国的GPS、的CLONASS、欧洲的GALILEO标注系统相比,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综合各方面性能、作用来看,北斗系统是最出色的。
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运行稳健、标注精准、授时精密。
北斗系统总计55颗卫星,除备份星外有35颗运行在35786千米至21528千米空间段,为全球提供高中低三种轨道和多个频点全覆盖的导航标注通信服务。
由于在轨卫星多、覆盖面广、信号连接性强,加上采用多普勒测指路人注和时间测距两种技术,保障了系统运行稳健。标注可达运动时5米、静态时0.4米的精准水平,授时精度在10纳秒之内。
GPS是24颗卫星布署在六个轨道、格洛纳斯是24颗卫星布署在4个轨道、伽利略是用了30颗卫星。而格洛纳斯和伽利略因没有全球组网,只能覆盖及欧洲的相关区域。
GPS的24颗卫星运行周期11时58分,标注精度上是0.1米、民用是0.6米,授时精度为0.5秒。而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系统标注精度1米左右、授时精度1秒左右。
由此可见,在GNSS中北斗标注精度最高、授时最准。
二、北斗系统功能多、能实现通导遥一体化,还具有1000字短报文通信特色和RDSS双向通信功能。
北斗卫星起步晚、能更多吸收先进科学技术。如:能够实现通信、导航标注、遥控探测一体化;拥有5个通信频段,成为第一个有多频完整服务能力的系统;可完成1000字短报文通信的特色服务,在国际搜救业务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RDSS双向通信功能,可以连续不断提供导航和导航标注报告;卫星容量大,可同时容纳1000万人次/小时的导航标注服务;星间协商沟通采用星间激光链路,为精准标注提供了时空基准、拓展了与地面互联网连接研发应用的空间。
北斗卫星带宽为
3.5GHz、有60多种码本、设置有800DB抗干扰能力和备份的1300%冗余,能充分保障卫星系统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而其它3个标注系统由于起步早、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采用单一频段导航标注通信,且频谱有限、只能进行单向的电文通信,形式和内容显得简单、功能发挥较为狭窄。
所以,在四大卫星标注系统中、我国的北斗系统从覆盖面、稳定性、通信容量、精准标注、精密授时和特色服务的性能作用、应用前景可看出我国的北斗标注系统是最出色的。
橙子雪糕
很高兴能够看到和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悟空问答爱好者,我每天都在关注各个方面的消息,每天收获也蛮多的。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真回答这个问题。
北斗系统已经全球组网完成了,目前来看的话,全球四大标注系统中哪个标注系统更完善更先进,发展前景哪个更广泛?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有四种类型的全球卫星标注系统,即美国的全球标注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俄国的GLONASS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
美国全球标注系统
全球标注系统是目前美国最成熟的卫星标注和导航系统。该标注系统于1970年开发,历时20年,于1994年完成。全球标注系统由28颗卫星组成,包括4颗备用卫星。目前,整个布局已经完成。全球标注系统最初是由美国出于军事目的建立的。1983年,一架飞机在美国坠毁,并开始提供民用功能。但起初,民用的精确度受到美国的限制,人工添加了SA扰码,精确度只有100米。2000年,卫星干扰被消除,全球民用全球标注系统接收器的标注精度在一夜之间大大提高。在大多数情况下,标注精度可以达到10米左右。在过去的20年里,当世界提到全球标注系统时,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美国的全球标注系统。全球标注系统几乎成了全球标注系统的同义词!
中国北斗全球标注系统
2003年5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标注卫星,成为继全球标注系统和GLONASS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完整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面部分和用户部分。它可以为全球所有类型的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标注、导航和定时服务,并具有短信通信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由5颗地球静止卫星和30颗非同步卫星组成。2018年12月,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到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覆盖全球。
的GLONASS全球标注系统
的“GLONASS”全球标注系统是一个类似于美国全球标注系统的卫星标注系统,由前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它由24颗卫星组成。其原理和方案类似于全球标注系统。“GLONASS”系统的第一颗卫星早在1982年就成功发射。到1995年,花费30多亿美元完成了“GLONASS”系统联网工作,并于2007年开始运行。然而,GLONASS体系近年来的发展并不坏。目前,轨道上有30颗卫星。
欧盟的伽利略系统
欧盟伽利略系统是一个正在建设的卫星标注系统,共有30颗卫星,包括24颗工作卫星和6颗备用卫星。第一颗官方卫星于2011年8月21日发射。它将在2019年满负荷运行。所有卫星将在2020年发射。“伽利略”系统主要用于民用目的,军事模式只能在极端情况下激活。相比之下,全球标注系统、北斗和GLONASS更倾向于军事用途。
四种标注系统的竞争全球标注系统的民用精度约为10米,精度为0.2米,是全球标注系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北斗系统的民用精度约为10米,精度约为1米,基本能满足我军的需要。目前,我国卫星发射速度居世界第一,卫星标注精度也在逐年提高。我相信,再过几年,我国的军事精度将超过50米,这并不奇;
民用“GLONASS”系统的精度约为10米,而精度不到1米,略好于中国。此外,GLONASS系统的优点是其抗干扰能力强;
伽利略系统通常不提供军事服务,其民用精确度是四个系统中最强的,最高达约1米。与全球标注系统相比,“伽利略”系统覆盖面积大,误差小,精度是美国的5倍多。
总的来说,这四种系统各有优势:全球标注系统仍是世界上最完整、最强大的标注系统,成熟度最高;GLONASS与全球标注系统相似,虽然它的精度不如全球标注系统,但它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北斗系统精度一般,但交互性、开放性和兼容性好;伽利略系统具有最高的精确度,但其服务范围主要是供人们使用。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见解和回答,可能不能如您所愿,但我真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不清楚的地方您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每日精彩科技”我将竭尽所知帮助您!
码字不易,感觉写的还行的话,还请点个赞哦!
娜娜
美国的最早最通用,当然是美国的最好。中国的才刚刚成形试运行,总不能说咱中国的最好吧。如果将来咱们的系统降低资费,最好免费老百姓,那才是真的好[呲牙]
ImagineAAAAA
四大卫星导航标注系统是:我国的北斗、美国的GPS、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美国的GPS发展最早,技术更成熟,不过,我国的北斗系统有后发优势。下文具体说一说。
卫星导航系统的标注精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①位置精度衰减因子。主要取决于星座的覆盖特性,目前,四大卫星标注系统都已经实现了全球覆盖,一般来说,用户颗观测到的卫星数量越多,位置精度衰减因子越优。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范围内至少可以观测到6颗北斗卫星,亚太地区由于有高轨卫星,可以数目为7~15颗,在亚太地区颗观测数目远优于其它三种卫星导航系统;
②等效测距误差。这个误差是由于空间段卫星轨道钟差、传输环境端的电离层和对流层误差等造成的。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了三频信号,有效消除了高阶电离层延迟的影响,提高了标注精度。这是北斗的后发优势,GPS要全部更换成三频,还需要好几年,这些年是北斗的优势期。
美国的GPS:1978年开始建设,1994年全球组网成功,共有24颗卫星,分布到6个轨道面;
欧盟的伽利略:由30颗MEO卫星组成,016年初步试运行,2020年实现全球组网能力。
的格洛纳斯:前苏联1976年启动的项目,由24颗卫星组成,标注精度相比GPS、伽利略要低一些,然而抗干扰能力最强。
我国的北斗:1994年开始建设,经历了26年的发展,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
综上所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都具有全球覆盖能力,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够保证用户看到做够数目的卫星,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基本相当。
①三种轨道。其它三种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了距离地面2万千米的中圆轨道,而北斗是唯一采用三种轨道的星座,27颗位于2万千米的中圆轨道,5颗位于4万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3颗位于地球同步轨道。这样,在全球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可以观测到6颗北斗卫星,亚太地区7~15颗北斗卫星。
②三种工作频段。标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电离层是最大的误差源,双频信号可以构建修正模型,去掉部分干扰。三频信号构建更复杂的模型,消除了高阶影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了三频信号,抗干扰能力得到了提升。GPS也从双频扩展到了三频,然而全部升级换代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北斗的后发优势不言而喻。
③短报文系统。这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门绝活,通过卫星实现了天地之间的双向通信,在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北斗一号的短报文是当时唯一的通信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我国境内、亚太地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最好用的,可观测到的标注卫星数量多,标注精度高。不过,美国的GPS仍然有绝对的优势,发展最早,技术也最成熟,军事用途可以实现毫米级的标注,举个例子,早在1990年的海湾,仅用了2枚导弹就完成了轰炸任务,第二枚可以通过第一枚炸开的缺口钻进去。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狐狸小姐
四大标注卫星系统的格罗纳斯和欧盟的加利略标注精度和稳定性都欠缺。中国北斗标注比美国GPS标注有后发优势,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不但标注精度高可用于智能汽车,或农业机械耕地。还能发送短信和图像,当然北斗卫星是最好的。
伊斯坦堡
就我在头条的了解,还是GPS优势多一些,主要是它的轨道低,导致它的卫星相对其它三个少很多,致使GPS的容错率比其它卫星导航系统低很多,但是由于它组网比较早,导致它的性能上比北斗差一些,但实际上差不了多少,毕竟两国科技水平差距不可能靠着二三十年改革开放抹平。
总之GPS和北斗差不多,两个比有残疾的伽利略格罗纳斯强很多。
最后要说发展前景就目前来说还是GPS的发展前景大,因为毕竟卫星少,这个优势很难抹平,如果落后了发射替代卫星的数量也少
豆瓣宝宝棉花糖
当然是美国的好,有还在地面接受站点,精度高,我说的是海外的,全球星罗棋布的信息接受站点,爱国,你就要说实话,直面困难,别怂,别怂,别怂
障浙啸芹磕鞠钨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标注系统包括美国GPS,GLONASS,欧盟GAL,和中国的BDS,也就是北斗系统。
如果从标注系统完善性和未来前景综合考虑,北斗系统是最好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主要原因如下:
北斗可以提供其他三大系统所提供的所有服务,并且精度相当卫星导航标注系统主要功能是标注,导航和授时服务,简称PNT服务,是可以作为一种时空基准的服务。
目前来看,四大系统均能够提供服务,但是由于各自的轨道设计不同,导致卫星空间结构差异,精度不同。
精度方面,GPS应该还是佼佼者,北斗和GLONASS次之,GAL卫星结构一般,在我国区域可视卫星通常较少,并且前段时间出现了星历不更新的系统故障。
北斗系统在我国区域和周边亚太区域服务能力更强,通常可视卫星可达到20颗以上。
北斗系统具有星间链路,能够增强卫星之间的协作能力北斗突破性的星间链路功能,可以使得北斗系统无需全球范围建立检测站,只需要在我国大陆建设监测站便能对所有卫星进行维护,即使北斗卫星与地面中断通信,也可以自主运行,这极大增强了北斗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而其他没有这个功能。
北斗系统可以提供星基增强和精密单点标注服务星基增强是一种可以提高标注精度的卫星服务模式,一般用于区域性的卫星标注增强。比如SBAS星基增强。
北斗卫星可以同时进行星基差分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星基增强功能,这是其他系统不具备的。
北斗系统通过地球同步卫星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密单点标注需要的轨道钟差,电离层参数等信息,从而使用户进行精密单点标注。
这使得一些不便建设基准站的区域,如沙漠,海洋等,一样能够获得高精度的标注结果。
星基增强和精密单点标注服务丰富了北斗系统的标注模式,属于创新性的提高。
北斗具有短报文通讯能力简单来说,短报文就是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发送短信息,目前最大能够支持1000个汉字的传输,同时增加了反馈机制。
这种还能可以在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充当地面通讯以外的应急通讯能力。能够提供应急救援,应急搜救等工作,这对全球人民来说都是好事。
也是北斗服务全球的一项重要功能。
总结北斗系统是在已有的GPS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后天优势,目前来看,其标注精度和多种服务模式都是位于领先地位的。
不过GPS三代也已经开始建设,相信其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北斗四号同样在推进中,大家拭目以待。
陈小A
当然是中国的北斗卫星组群了,中国北斗卫星是前三组卫星最后而组成的,可占几种优势,一是机件新颖,沒有付么老化现象。二是它通过前三组卫星的运用过程中的利弊总结再研究,集思广义的进行改进组建而成,当然是要数比斗卫星是更好的了。
海哭泣
我国的北斗系统(BDS)与美国的GPS、的CLONASS、欧洲的GALILEO标注系统相比,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综合各方面性能、作用来看,北斗系统是最出色的。
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运行稳健、标注精准、授时精密。北斗系统总计55颗卫星,除备份星外有35颗运行在35786千米至21528千米空间段,为全球提供高中低三种轨道和多个频点全覆盖的导航标注通信服务。
由于在轨卫星多、覆盖面广、信号连接性强,加上采用多普勒测指路人注和时间测距两种技术,保障了系统运行稳健。标注可达运动时5米、静态时0.4米的精准水平,授时精度在10纳秒之内。
GPS是24颗卫星部署在六个轨道、格洛纳斯是24颗卫星部署在4个轨道、伽利略是用了30颗卫星。而格洛纳斯和伽利略因没有全球组网,只能覆盖及欧洲的相关区域。
GPS的24颗卫星运行周期11时58分,标注精度上是0.1米、民用是0.6米,授时精度为0.5秒。而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系统标注精度1米左右、授时精度1秒左右。
由此可见,在GNSS中北斗标注精度最高、授时最准。
二、北斗系统功能多、能实现通导遥一体化,还具有1000字短报文通信特色和RDSS双向通信功能。北斗卫星起步晚、能更多吸收先进科学技术。如:能够实现通信、导航标注、遥控探测一体化;拥有5个通信频段,成为第一个有多频完整服务能力的系统;可完成1000字短报文通信的特色服务,在国际搜救业务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RDSS双向通信功能,可以连续不断提供导航和导航标注报告;卫星容量大,可同时容纳1000万人次/小时的导航标注服务;星间协商沟通采用星间激光链路,为精准标注提供了时空基准、拓展了与地面互联网连接研发应用的空间。
北斗卫星带宽为
3.5GHz、有60多种码本、设置有800DB抗干扰能力和备份的1300%冗余,能充分保障卫星系统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而其它3个标注系统由于起步早、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采用单一频段导航标注通信,且频谱有限、只能进行单向的电文通信,形式和内容显得简单、功能发挥较为狭窄。
所以,在四大卫星标注系统中、我国的北斗系统从覆盖面、稳定性、通信容量、精准标注、精密授时和特色服务的性能作用、应用前景可看出我国的北斗标注系统是最出色的。
丹仔
祖国的北斗
堆一堆堆堆
gps好点,中国正在赶上
mear杨
全球四大卫星标注系统包括美国的GPS,的格洛纳斯、伽利略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如果要硬要将这四个系统做个对比,不妨来看下下面这张图。
在标注精度上,都有实现民用10米的能力,因为美国和应用的时间较早,所以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逐步普及,加上北斗系统天然的优势,诸如短报文系统,三频信号服务等,相信在未来一定会赶超上来的。
千寻位置,致力于厘米级精准标注的测量测绘解决方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千寻位置!2021-09-23 17:41:42 1068查看 5回答
2021-09-23 17:46:25 631查看 4回答
2021-09-23 17:46:25 625查看 2回答